推動臺灣母語運作會議紀錄
開會時間 |
114.01.14下午2點 |
地點 |
羚羊班 |
|
|||
◎袋鼠班 孩子動手DIY與節慶相關的食物,接續著製作了雞蛋與兩種不同的麵粉結合的各種料理,隨後迎來了新的一年,孩子們分享了許多春節的習俗,如:紅包、大掃除、貼春聯、吃團圓飯、放鞭炮等…更提到許多過年會吃到的食物,因此藉由年菜開啟一系列的農曆新年活動,從食物認識吉祥話,並讓孩子選擇喜愛的吉祥話寫成春聯,看每個孩子認真揮毫的模樣,就像是小小書法家呢!自己動手將年糕包進餛飩皮裡,由老師協助油炸,香噴噴又好吃的「年年高(糕)升」就完成囉,一起製作紅龜粿,孩子利用龜印印出了烏龜(代表著長命百歲),搭配母語唱謠律動『紅龜粿』、『台灣出甜粿』、『甜粿過年』和孩子一起動一下。 ◎羚羊班 本月因配合著節慶-農曆過年,因此搭配著母語教學及母語歌謠-十二生肖,帶領孩子認識農曆新年,除了讓孩子知道關於農曆新年的故事、習俗,如年獸故事、十二生肖等,也讓孩子認識到關於食物所代表的吉祥話,如水餃→招財進寶、柿子→事事如意、蘋果-平平安安、糖果-甜甜蜜蜜等吉祥話,讓孩子對於農曆新年有新的概念。 另外,我們也配合著節慶-農曆新年,讓孩子體驗做紅龜粿及發糕的烹飪活動,而在預告活動中,孩子就非常期待可以來製作紅龜粿與發糕的活動,而在過程中,孩子們從糯米糰包餡到壓模等流程,除了可增加孩子精細動作的能力之外,也讓孩子體驗到節慶食物的製作,而孩子們也紛紛地回去與家人分享活動,並把所做的紅龜粿與發糕跟家人分享,因此透過這些活動,孩子對於農曆新年也增加許多新的認知及經驗,也讓孩子也相當地期待農曆新年的到來。 ◎花鹿班 新的一年我們向孩子說明年的由來與如何拜年。由影片與繪本作引導,介紹《年獸的故事》、《十二生肖》、《十二生肖同樂會》、《過年》及《節慶真熱鬧》除了靜態的繪本賞析,也增加動態的律動教學增加其本體記憶「十二生肖歌」(閩南語)、「紅龜粿」、「爆米花」、「拜年活動」,活動中加入生活經驗,例如在認識食物的過年諺語過程中,讓孩子了解食物諧音與吉祥話的關聯;製作紅龜粿和發糕除了可以訓練孩子的手部精細動作外,也可體驗製作過年食物的樂趣以及以母語認識傳統過年食物;此外,也讓孩子認識過年的習俗,例如貼春聯、包紅包、除舊佈新等,亦讓孩子實際參與大掃除,增進生活自理能力。 接著以「十二生肖歌」(閩南語)搭配孩子自製的生肖頭套,用唱遊的方式讓孩子認識十二生肖的排序並知道自己的生肖外,也讓孩子聽、說十二生肖母語。一系列的過年活動,孩子們的興致與參與度都相當高,也非常期待農曆新年的到來呢! |
會議照片: